近期,中國風景園林學會公布了2021年度中國風景園林學會科學技術獎獲獎結果。本次評審收到有效申報材料971份,根據《中國風景園林學會科學技術獎獎勵章程》及《中國風景園林學會科學技術獎評獎實施細則》,經過初評和終評兩輪評審,評出獲獎項目483項,其中我院項目“湖南大學工訓中心園區育人環境建設工程設計”榮獲2021年度中國風景園林學會科學技術獎(規劃設計獎)一等獎!
機器的故事,智造的未來-基于存量更新的——湖南大學工訓中心園區育人環境建設工程設計
起緣于一段集體回憶
湖南大學工訓中心源于1953年組建的湖大直屬校辦工廠,是湖大人關于大學校園環境與校辦工廠的集體回憶,是一種比物質財富更有價值的精神和心靈財富。
.png)
起始于一個存量空間
基地緊臨湘江之濱,岳麓山腳,自然環境優越,文化底蘊深厚,但空間形象與環境設施已不能滿足現代校園需求;同時,校園用地緊張,如何提高既有存量空間的效率和品質,成為重要且緊迫的命題。2018年4月,恰逢工訓中心被定為湖南大學迎教育部教學評估第一站,基于存量更新的園區育人環境建設和提質改造工程正式啟動。工程范圍總用地面積22239平方米。
工訓中心既傳承了老校辦工廠的歷史風貌,又有現代教育創新開放的精神內涵;既有體現湖大傳統建筑風貌的紅磚廠房,又有現代化國家重點實驗室;既有上世紀的舊機器,又有當代智能制造新設備。
對場地記憶的尊重、更新和重現,歷史和現代的結合與延續是概念的主要來源。
.png)
.png)
.png)
機器的故事
以50年代至80年代的機器故事展覽為主題線,重新激發舊機器的新價值,結合傳統花格紅磚墻,形成整個園區的歷史文化展示軸和時間回憶背景,實現存量資源的功能更新與空間優化。
.png)
智造的未來
通過創意紅磚墻、創新創業成果展、科技創新競賽展、智能制造成果展等現代工程教育的代表成果展示,塑造現代工程訓練中心全新的對外形象,既展示了過去,也寓意了未來,更賦予了存量空間新的文化與功能內涵。
景觀規劃方案
總平面規劃以機器的故事展示為空間序列,以湖南大學傳統建筑風貌清水紅磚墻為空間基調,串聯入口廣場、中軸景觀大道、終點廣場,以及樓間綠地及邊角休憩空間等主要景觀節點。

從“功能更替”轉換為“功能更新”
挖掘舊機器的文化與教育價值,通過“老-中-新、小-大”主題展示序列,結合定制玻璃展柜兼具光源主景構成視覺焦點。不僅有歷史回憶,也是金工制造發展的認知學習基地。
.png)
從“空間增量”轉換為“空間優化”
整體“拆解-搬遷-吊裝-重筑”最大機器作為終點廣場核心,與創意紅磚墻、自然綠植、景觀光源共同構成視覺焦點。既優化了廣場景觀,又置換了工廠空間,提升空間利用效率。
.jpg)
從“風貌拼貼”轉換為“風貌傳承”
從湖大傳統紅磚建筑中提取形式語言,以傳統花格紅磚墻重塑入口兩側建筑山墻呼應傳統風貌,統一園區整體風貌形象;并通過清水混凝土構筑物喚起對老大門原址的記憶。
.png)
從“人工管理”轉換為“空間管理”
鏤空紅磚矮墻阻隔無序停車并兼顧休閑坐凳功能,點綴玻璃機器展臺,提升景觀形象。以野生地被作為主要綠化,自然排水結合卵石盲溝,既美化空間,又集約管理與運營成本。
項目名稱丨湖南大學工訓中心園區育人環境建設工程設計
項目地點丨湖南 長沙
項目規模丨總用地面積22239平方米
項目團隊丨葉強、易江、王敏、劉子毅、胡贊英、廖曉晶、鐘熾興、趙垚、 羅忠何、肖懋汴、楊俊成